第六届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电子竞赛

作为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的品牌项目,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自2014创设以来,知名度逐渐增加,也获得各地学校的关注和响应。一路走来,即使面对重重的困难,但常识比赛依旧披荆斩棘地坚持到2020年的第六届,这少不了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支持。这项赛事的宗旨,除了致力于提升人们对陈嘉庚与“先贤”生平事迹、太平洋战争以及华人文化的认识,也宣扬人类和平正义的精神。秉持继续发挥纪念嘉庚先生和弘扬嘉庚精神的使命,工委会已于今年年初开始进行筹备,殊不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打乱了相关的筹备工作。

考虑到学生停课在家,为了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也藉此鼓励中学生善用时间研读资料,深入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工委会定夺把比赛安排在2020年6月6日,而当时已经是5月份中旬,意味着筹备时间只有三个星期左右。基于这是首次举行线上比赛,缺乏经验的工委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赛制的修订、搭建比赛线上平台、整理题库和出题、设置报名机制、准备证书和奖品到开展宣传工作,工委会一步一脚印地去筹备比赛,尤其面对浩瀚的网络世界,克服线上技术问题变成主要的挑战。当前期准备工作陆续完成,工委会于5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接受报名,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各项活动和比赛纷纷宣告取消或展延之际,第六届陈嘉庚常识比赛是少有继续办下去的赛事,因此整体报名情况热烈。

工委会主席祝伟文(左二) 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社会人士及中学生踊跃报名参与
常识比赛。左一起为工委会委员陈洐川、 工委会顾问陈松青及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执行长庄诒晶。

配合线上模式的调整,本次赛事与历届大有不同,包括以往是团体赛,今年是个人赛;以往是现场比赛,就是选手要来到比赛场地,今年完全是线上,杜绝碰面的机会以策安全;以往有分初赛、晋级赛(十六强、八强和决赛),今年则是“一决定生死”。当然,最大的突破莫过于工委会做了一次尝试,今年在保留中学生组别(初阶组、高阶组)的基础上,第一次设立面向社会人士的公开组,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和广泛性。比赛报名于5月29日截止,共逾千人报名参赛,其中10%的参赛者报名公开组,反应相当不俗。全新的赛制设计,即参赛者必须在指定期限内登录作答系统,在40分钟内回答100道选择题并提交答卷,否则具有计时操作的系统将关闭,作答无效。

此外,作答系统设有电子监控功能,全程录下参赛者在电子设备前作答的过程,以保证赛事的公平性。此次的比赛出题范围也有所不同,初阶组(首度参赛的中学生)选手的赛题围绕在陈嘉庚与先贤生平事迹;高阶组(曾参赛的中学生)及公开组(社会人士)选手的赛题则锁定在陈嘉庚与先贤生平事迹、太平洋战争历史、华人文化。参赛者必须按照出题范围去阅读指定参考书目,为赛事作好完全的准备。

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线上常识比赛终于来到了敲响战鼓的这一天。6月6日上午11时至中午12时,比赛于全国同步进行。不论是参赛者还是主办方,线上比赛都是全新的体验,尽管在比赛期间,工委会办公室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官方面子书也涌入好一些寻求技术支援的讯息,但比赛整体而言仍算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竭尽脑汁来应付颇具深度和难度的赛题,同时要确保自己不会超时,这完全考验参赛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即充分的备战、灵光的脑袋和敏捷的反应,缺一不可。

最终,当来到了时限的终点,随着作答系统的关闭,紧张刺激的线上作答也告一段落,紧接着又是工委会紧凑的后续处理。经过严密的核实工作,第六届赛事的所有优胜者终于宣告出炉,他们都能获得Grab电子现金作为丰富的奖励,也切合本次电子竞赛的主题。

得奖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