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成立缘起

陈嘉庚在马来亚新加坡居住长达50年之久,对这个第二故乡的感情并不亚于故乡中国集美。陈嘉庚对东南亚的社会建设、教育发展等贡献良多,然而,这种长期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的品格,换作今天的历史情境下,似乎变得不合时宜,甚至很少为人们所传颂,也不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马来西亚为海外华人华侨重镇,住着700万名华人,在民族情感日益稀薄、传统价值观渐受世界潮流颠覆之际,如今重新展现陈嘉庚光辉典范之形象,再次歌颂陈嘉庚的伟大精神与思想,具有深远之现实意义。

在2011年初夏,海鸥集团创办人与董事经理陈凯希有感于嘉庚精神逐渐式微的趋势,于是萌生成立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的想法。陈凯希在一次机会下,与英迪教育集团创办人之一陈友信提起这个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在陈嘉庚逝世50周年之际,两位长期活跃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工作的文教推手,于是对外宣布发起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并即日成立筹委会,具体推动有关成立一个公募基金的程序。

成立基金筹委会一方面积极向马来西亚社团注册局申请,另一方,各项工作与活动已经展开。筹委会成立初期致力举办交流会、座谈会、讲座、晚会以及出版有关陈嘉庚的专著,以期加速成立的进程。

陈凯希、陈友信承诺以发起人身份,各自认捐马币100万令吉给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给基金的筹款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于2011年12月正式成立的筹委会确立创会宗旨,并订下目标,即征求到至少10位的基金创会发起人,每人各自认捐100万作为基金的创始资本。

发起成立基金之后不久,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发林集团掌舵人丹斯里拿督斯里林玉唐,以及丽园公司董事经理拿督张润安各承诺认捐100万给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不仅壮大了基金发起人之阵容,更重要体现了马来西亚商界人士对弘扬嘉庚精神工程的认同与肯定。

创立初期与宗旨

在4位基金发起人的领导下,筹委会与历史悠久的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国际经验丰富的陈嘉庚基金(新加坡)来往频密,双方交流颇具成效,一方面促进马新两地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则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加速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的成立。

在多次交流中,基金发起人即邀请陈嘉庚国际学会发起人之一王赓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前香港大学校长),以及陈嘉庚基金(新加坡)主席、陈嘉庚国际学会副会长潘国驹教授(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担任基金的顾问。

2012年11月,一份尊贵的礼物,从中国运抵马来西亚。那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赠送给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的厚礼,一座高达7尺、重约100公斤的陈嘉庚铜像。这一座表现了陈嘉庚坚韧勇毅人格的铜像,于2013年2月6日,在时任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揭幕仪式之下,向马来西亚人展现陈嘉庚神态庄严却和蔼可亲的面貌。

基金发起人在成立初期,促成诸多有益于未来基金发展的事业。以上所述纯属其中一二。基金发起人借着马中关系的发展机遇,以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重要内涵,深化马中在文教方面的多元合作,为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画上深重而精彩的一笔。

除此以外,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筹建纪念馆的事宜,也获得中国方面的大力支持。基金发起人领导筹委会成员,组成访问小组赴厦门,拜访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学校委员会、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等,获得中方的热情接待,并给予诸多协助。访问小组即邀请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与华侨博物院院长丁炯淳担任纪念馆的顾问,指导建馆事宜。

成立基金筹委会云集马来西亚华社贤达、资深学者,在初期即参考国际著名基金的组织结构,提出成立刍议、创会宗旨、组织管理、未来架构与活动纲要等。为了更系统地挖掘陈嘉庚在东南亚各地留下的历史记忆,筹委会也开始征集与陈嘉庚有关的文物,并着手筹建纪念馆。有了这些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具体的方案,使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的成立更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