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陈嘉庚精神奖——已故陈凯希先生荣膺殊荣

陈凯希在1937年出生于柔佛州居銮,在五十年代加入劳工党,希望通过政治的途径来解决工人的问题,期间他担任过柔州分部的领导之职,也在劳工党中央常代会中,被推选位党中委,也曾在1961年的地方议会选举中,参选新山市议会的甘榜彭亨区议席。不幸的是,在1965年,年仅28岁的陈凯希因劳工党被逮捕,在铁窗中渡过了八年又一个月的岁月,政治生涯至此告一段落。

1975年,陈凯希开启了海鸥企业有限公司。在开业资金只有十六万八千令吉的情况下,第一天生意开幕就捐出了四千大元给巴生的四间独中。在当时,公司开幕捐款给华校是很罕见的,这等于是海鸥开了先例。后来,因陈凯希经商有道,在1996年,海鸥集团成为首家成功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华传统保健品公司,成为一段佳话。

在华社的组织方面,只要是华社大型的文化活动、文学活动、社团活动,甚至是许多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活动上,凡是与华社、民族友好、文教有关的,都可以看到陈凯希的身影。2015年,华教最高领导机构董总爆发严重的内斗,该风波甚至延烧到“冻结户口”影响董总行政,陈凯希紧急捐助董总五十万令吉,解决银行户口冻结影响员工发薪水的燃眉之急,其仗义之举在当时的风口浪尖上,却为他引来很多负面言论,但他认为“这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我就去做。至于别人要骂,就让他们骂吧!”,其精神令人敬佩。

除了华人社会的活动,陈凯希在促进马中两国的双边关系上更是不遗余力,他于1990年主导马中经贸总商会的成立,並于1992年积极参与马来西亚著名诗人乌斯曼阿旺倡议筹备的马中人民友好协会。随后他也陆续创立马中医药保健商会、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等多个团体,致力促进马中两国民间交流与友谊。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办多个以“马中”冠名的组织,他不一定担任领导人职位,但他总是这些组织最坚定的支持力量,出钱出力不言累。

 “促进华巫友好”一直是陈凯希心中的大事。在他领导的海鸥集团,其直销业务从90年代开始,致力培养马来企业家,协助马来企业家开发市场、与人民信托局(MARA)合作,同时引荐马来企业家到中国去,为其产品打入中国市场铺路。2007年,他安排海鸥直销领袖到中国旅游,了解中华文化,当年该行程得到中国驻马大使馆的倾力相助,不但华人媒体争相报导,连英文媒体及我国官方亦非常重视。同年,海鸥捐款10万令吉给北京大学推动马来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