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讲座”马来亚之子伍连德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嘉庚讲座第二场于5月27日举行,主讲人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黄贤强副教授主讲“马来亚之子伍连德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向公众介绍一名对世界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伍连德博士。

在这场讲座中,黄贤强副教授谈到伍连德许多不为人知的事迹。伍连德在槟城出生,17岁考获英女王奖学金到英国剑桥大学修读医科。回到马来亚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07年,伍连德在怡保举行禁烟大会,要求英殖民政府废除鸦片响码制度,因而让英殖民政府感到不满,处处刁难伍连德。1908年,袁世凯邀请伍连德到中国工作。

20世纪初期中国东北爆发鼠疫,疫情最早出现于俄国境内,后来经过满洲里,到了1910年疫情失控,迅速蔓延5省,范围达3000平方公里。当时的清政府派遣北洋陆军军医学堂帮办伍连德医治鼠疫。伍连德在抗生素尚未问世的情况下,用防疫、交通管制、隔离等方式,仅以7个月就迅速扑灭了鼠疫。黄贤强指出,伍连德扑灭鼠疫的防疫方式至今依然是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

伍连德于1911年4月被推选为奉天(渖阳)国际防疫会议的召集人与大会主席,12个国家的防疫专家在大会开会,为期将近一个月,对传染病进行非常详细的讨论,可谓医学一大进步。当时的1912年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正式在哈尔滨挂牌成立,伍连德出任处长兼总医官,服务长达二十年。伍连德帮助中国收回一直掌握在外国列强的海港检疫权。伍连德在中国创设二十多所医院、医学院校等医疗机构,可说是对中国医学的现代化和多项硬体设备作出巨大的建设和贡献。

1937年日军侵华后,伍连德阔别30年再回到马来亚,并创办了吉隆坡医学研究中心。伍连德在晚年并选择定居怡保,在当地开设私人诊所。伍连德的民望与声望很高,所以东姑阿都拉曼和陈祯禄于1954年邀请伍连德参与政治,不过伍连德婉拒邀请。1960年伍连德在槟城逝世,享年80岁。

黄贤强也提及伍连德一个不为人知的贡献,伍连德曾组织雪兰莪文学及辩论会,促进马来亚各族人对英国语文的学习和应用,进而推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伍连德也推动华侨移民学英文的同时也鼓励已经在地化的土生华人学中文。

1935年伍连德以肺鼠疫的研究和发现等贡献,获提名为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候选人,是华人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第一人,实为马来亚华人名扬中国和世界的杰出典范。

黄贤强副教授至指出,伍连德对中国与世界的医学和防疫做出巨大的贡献。

大家在专注聆听黄贤强副教授的演讲。